1 2 3 4 5 6 7 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976新闻  
  东北大鼓复兴应从孩子抓起  
     
  更新时间:2015-04-08 07:46:00 来源:乡村广播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汉族曲艺鼓书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现在基本没有演出的地方和氛围,很多有名望的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已年近花甲,东北大鼓处于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让这样精彩的曲艺鼓书形式得以延续,如何发展新的听众?都是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请听FM97.6吉林乡村广播记者白楠楠的报道:

   沈敬恒是农安县的一名农村妇女,平时除了下地干活,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没事唱两句。她八岁就开始学习东北大鼓,直到现在60多岁了,还是依旧喜欢。东北大鼓传承人沈敬恒:

   我八岁学艺,门里出身,我家都会这个,16岁登台演出,这些年吧,学这个东西挺文雅的,这种艺术要是不继续往下传,感觉到太可惜、太惋惜了。

   东北大鼓在民间历史悠久,并一度盛行。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也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唱词也不是很讲究。但在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过去,还是很受群众喜爱的。沈敬恒:

   过去有生产队那时候,文艺生活缺乏的时候,你还能在家呆住吗,到时候老早就把你的鼓背走了,不去都不行。生产队那时候那人,吃完饭了,灌上水瓶子,抱上孩子,炕头一坐,就那么样受欢迎,想当初也很好的一种艺术形式,喜闻乐见。

   虽然过去受到欢迎,但现行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并不了解东北大鼓是什么?它如何演奏?看着原来受爱戴的东北大鼓面临着现在的困境,沈敬恒也很担忧:

   东北大鼓这门即将要灭绝的这个艺术吧,现在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民间已经流传3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吧,这门艺术现在很萧条,因为它学起来吧,挺费功夫的,掌握的东西很多,学起来就不想人家学一段戏,就是两天三天就能学好,咱们这个不行,很艰难,也挺吃苦的。所以说我们这行培养不起来观众,东北大鼓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演形式啊,他是怎么个腔啊,怎么个调啊,我们都很陌生,所以说现在有的孩子对咱们这个不敢兴趣,所以我们培养学员这块就很艰难。

   沈敬恒说虽然学习起来不容易,但就艺术表演形式来讲东北大鼓作为曲艺界里的轻骑兵还是能紧跟国家形式,掌握时代脉搏的。

   他是在咱们曲艺界里面是属于轻骑兵,能及时反映出去现在的发展啊,或者社会的丑恶良善。为什么说是轻骑兵呢?一是他行动方便,两个人就可以千军万马,另外呢,写出来这东西快捷,不用什么排练,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水平他到时候就发挥出来了。所说的行头,我们的着装不繁琐,化妆也不繁琐,轻描淡写。

   为了让东北大鼓后继有人,沈敬恒和几个老哥们、老姐们现在四处寻找演出机会,希望能够遇到喜欢的人,他们想把东北大鼓传承下去。

   哪块有演出咱们就去,这样一点点铺开,就能使人接受,就四五十岁的演员都是年轻演员,像我们都六十多岁的这种艺术要是不继续往下传,感觉到太可惜、太惋惜了。另外,我们学这么些年,也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传承下去。(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大鼓,学习?)这个吧,这得一点点渗透,你说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要想从这方面发展,就得从孩子抓起,走进校园,叫他们慢慢的渗透,教他们就像教唱歌似的,一点一点的,当歌教似的,完在一点一点的教古板啊,教表演啊,一点一点渗透,叫他知道我们在北方有一种艺术形式叫东北大鼓。


 
  编辑:吉林广播网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0431-85815222.85815208 传真:0431-85815210
E-mai:info@jlradio.cn 地址:长春市彩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 2008-2009 jlradi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900425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