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976新闻  
  《天南海北“农家乐”-河北行》《乡间跳动的魅力音符——河北周窝音乐小镇》  
     
  更新时间:2015-05-27 07:54:00 来源:乡村广播  
 
 
   

   音乐吧、咖啡屋、乐器制作工作室、音乐饰品店……远离都市的喧闹,记者来到有着全国新农村“十佳乡村”称号的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徜徉在乌墙灰瓦的农家院与个性张扬的涂鸦艺术小巷间,武强县周窝镇周窝村独特浓郁的音乐氛围让人沉醉。周窝音乐小镇由乐器起家,靠音乐提升,建设3年来,接待游客达60多万人次,为当地农民铺就了致富之路。请听乡村广播记者孟凌华的报道:

   原以为乡村的夜该是静谧的,天刚擦黑,准备回程的记者却被一阵欢快的乐曲演奏所吸引。在麦穗咖啡屋的小院里,已经聚集了老老少少几十号人,老人抱着小狗、孩子们和着音乐转圈跳舞,和记者一样外地人却对这些50、60岁的演奏者怀着好奇。他们都是村里的普通农民,吹奏拉琴却来得驾轻就熟。53岁的村民常景艳,就是演奏队伍里的一员,虽然学的晚,现在也能跟大家和上了:

   “我们学了有4、5个月,一周张老师辅导一回,平时就是自己练。会吹十来个小曲,吹得不专业,反正能吹下来了。感觉生活特别好,特别有情调,不管吹好吹不好,每天都是心情好,玩个快乐,大伙在一块玩。”

   常景艳嘴里说的张老师,也是当地的农民,叫张唤应,今年65岁。他年轻时候就喜欢音乐,现在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吹吹打打,自己不在乐器厂上班的时候,也就帮着大家一起学。老人说,现在有了这个营生和以前可大不一样了:

   “原来这村你想玩牌呀,说东说西,有些闲话呀,现在这个问题都没了。老人们70、80号人,60岁以上的,有个鼓队,一个军乐队,都组织起来了。身体好,高兴呀。”

   浓郁美妙的音乐氛围、快乐淳朴的周窝村民……这一切的变化,都要从十年前,镇上建起了金音乐器厂说起。那时的周窝,就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乡村,老人在家种地、年轻人出外打工,一年下来辛辛苦苦也赚不了多少钱。可自从乐器厂建立后,年轻人都纷纷回乡打工,周窝一下活起来了。周窝村民李凤现在全家都在厂里打工,收入挺不错:

   “那个时候呀,一千多一个月。没有别的来源。多的时候一家四口,指着这个吃饭呢,怎么也得几万块钱。”

   为了让工人们能更好的提高乐器制造水平,乐器厂还专门聘请老师教工人学习音乐。继学手艺又赚钱,一时间,村民们对金音乐器厂的工作趋之若鹜,这也使得周窝人人爱音乐的氛围渐渐形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2011年开始,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与中国吉他学会、北京璐德文化公司共同谋划建设起,以音乐为主题,集创作、欣赏、展演、体验、居住、餐饮、购物等功能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服务区域——周窝音乐小镇项目。周窝镇镇长高少华说:

   “这个村人口不是特别多,从事乐器生产和旅游的人口,能达到300人左右,占劳动力比例百分之七十要多。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一万七左右,是比较富裕的。”

   小镇由乐器起家,靠音乐提升。3年来,不断开展各种音乐艺术交流活动,麦田艺术节、吉他艺术节、衡水诗歌节……周窝舞台上年年都有新内容,时时都有新变化,就像乡间跳动的魅力音符,把音乐小镇的美好传播开去。路德公司接待经理葛杏丽说:

   “因为有产业的基础和周窝村的历史积淀,我们路德公司才打造音乐小镇的。在旧村改造上,我们先是保留,老区就是保存乡村的特色,在原有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它的价值。我们现在已经将音乐小镇从概念提升到了实用性的周窝数字音乐原创基地。”

   一个项目带动了一个乡镇,放下锄把的周窝人,瞬息间感受音乐的魅力的同时,也渴望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乡村广播特别策划《天南海北“农家乐”-河北行》明天请听第四篇《一个农民乐手的音乐梦》。


 
  编辑:吉林广播网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0431-85815222.85815208 传真:0431-85815210
E-mai:info@jlradio.cn 地址:长春市彩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 2008-2009 jlradi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900425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