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976新闻  
  历史的实证——探访长春市新民大街(上篇)  
     
  更新时间:2015-09-01 08:40:00 来源:乡村广播  
 
 
   

  在长春,有一条街路叫做新民大街,全长仅有1446米,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最厚重。伪满时期,这里聚集了一个伪满国务院、四大部和一个综合法衙。如今,这里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拥有六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不能忘却的记忆》专题,请听吉林乡村广播记者戴婷采写的录音报道《历史的实证——探访长春市新民大街》(上篇):

  市民A:“应该在这儿留个影。”

  市民B:“来来,我给你拍。”

  暑假期间,位于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路口的东南角,一栋古色古香、威严肃穆的大楼前,一些市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纷纷合影留念。照片将时光凝结在此刻,而照片里的建筑凝结的,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七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伪“满洲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国务院。长春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王义学介绍说:国务院的这个楼,当时它是作为最高的行政机关呢,里边设有总务厅长官,总务厅长官是由日本人来担任,他实际控制着伪满洲国的国务院,日本人通过控制了国务院以后,通过它来实现它的一些侵略方面的需要,包括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

  当年的伪满国务院旧址,现在已成为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楼,院内遍植绿荫,显得安宁而静谧。而在它的正对面,大街西南角的位置,则是截然相反的场景,一栋宏伟壮观、雕梁画栋的转角大楼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息。这座当年伪满“八大部”之一的军事部,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院。当年是指挥伪满军队的重要机关。

  军事部是1932年(建成的),它的前身是在沈阳设立的“军政筹备处”,32年的4月份就迁到长春了,1937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全面侵华的需要,当时设立了治安部,说白了就是负责各方面军事、军政啊,到了1943年,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上节节败退,因为形势的变化又改为了“军事部”,1943年才称它为“军事部”的。

  在长春,伪满“八大部”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词汇。尽管时光变迁、岁月流转,七八十年前那段沦陷的历史,在几代长春人的血脉传承中,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就象新民大街上这些沉默而牢固的建筑一样,烙印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

  新民大街是这样,1933年建成,当时称顺天大街,“顺天”就是顺应日本天皇。陆续地在街上建成了“四部、一院、一衙”,这“四部”包括了“伪满洲国”的“司法部”、“军事部”、“经济部”和“交通部”,“一院”指的是“国务院”,“一衙”指的就是“综合法衙”,是日本侵华遗留下来的最完整、最真实、最有原真性的历史遗存,对于揭露日本的侵华罪行应该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编辑:吉林广播网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0431-85815222.85815208 传真:0431-85815210
E-mai:info@jlradio.cn 地址:长春市彩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 2008-2009 jlradi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900425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