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976新闻  
  《创业者之歌》——《项目支书的创业经》  
     
  更新时间:2016-05-09 14:55:00 来源:乡村广播  
 
 
   

  在德惠市夏家店街道,有位妇孺皆知的“80后项目支书”,他25岁当选村支书,不仅自己率先创办养殖小区,还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饲养蛋鸡,年创产值5900万元。他就是腰窝堡村支书夏善朋。今天的《创业者之歌》,我们带您认识一下这位年轻的创业者,请听吉林乡村广播记者戴婷、赵原笛采写的录音通讯《项目支书的创业经》上篇。

  2001年9月夏善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大学,但由于父母年老多病,家庭困难他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乡种地,然而上大学始终是夏善朋的一个梦。2005年,省委组织部为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夏善朋顺利的通过考试,获得了去延边农学院深造的机会。夏善朋:“两年,全部免费的。省委组织部给这个机会,圆了大学梦。特别感激,当初确实这么想的,就是立志于农村了,毕竟组织培养了咱们了,我就想回报组织吧。”

  2007年,夏善朋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村里。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拥有新思维、新技术和新视野的夏善朋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全票当选腰窝堡村党支部书记。腰窝堡村有养殖蛋鸡的历史,但现有养殖户发展都比较落后,夏善朋考察了项目后,决定发展新型牧业,不过要带领全村发展一个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说作为村支书,让他去干,他不太认可,所以我们就真是用实际行动去带动。”

  于是他动员了村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夏善俊、夏茂新一起建起了腰窝堡村第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6栋标准化鸡舍,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1万只蛋鸡,当年年底,养殖小区就创造利润130万元。09年我们建完之后,10年效益就挺好,大家说这不用说了,确实他家挣钱了,所以就争先恐后的去做。

  很快,村里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就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趁热打铁,夏善朋提议建立养鸡合作社,企业化运作,抱团发展。不过一件意想不到的打击让夏善朋几乎失去了信心:“那时候有点心急嘛,进了一批白鸡。当时我已考察很好,当时我就进了1万只。当时还是技术各方面还是不太成熟,那批小鸡就病了,那一年就赔了30多万。”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年轻的村支书夏善朋怎样调整心态,继续带领村民发展畜禽养殖,走上致富道路?明天的节目请继续收听《项目支书的创业经》中篇。


 
  编辑:吉林广播网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0431-85815222.85815208 传真:0431-85815210
E-mai:info@jlradio.cn 地址:长春市彩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 2008-2009 jlradi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900425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