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976新闻  
  玉米籽粒机收为我省开启玉米生产新模式  
     
  更新时间:2016-10-18 11:50:00 来源:乡村广播  
 
 
   

  吉林省以籽粒机收为核心,降低生产成本,统筹土地、劳力等资源,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东北玉米生产新模式。请听请听FM76.6吉林乡村广播记者白楠楠的报道:

  昨天上午,东北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筛选及生产模式创新项目培训暨现场观摩活动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平洋村举办。轰鸣声中,14台型号不同的玉米籽粒收割机在范家屯平洋村开始展开作业,双阳区兴安镇薛平:

这玩意挺好的,一次性就出来玉米了,回家也不用再脱粒了,现在你在家雇人扒300多块钱一亩地,你这也就是100多块钱吧,得差200块钱。现在科学发展了,都得往这方面发展,必须得考虑减轻人的负担,而且减少用工啊,少花钱农民啊,是不是。

  玉米籽粒机收省时省力省钱,然而对玉米品种及配套技术的要求较高。从去年开始,全国农技中心与中国种子协会就在吉林创设了东北玉米机收籽粒品种推广及产销模式创新项目。今年,为深入推进项目的开展,更是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建立了核心试验示范园及产销模式推广示范点,示范推广2015年项目筛选出的综合评价较好品种及配套技术。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品种科科长栾奕:

  2015年在吉林省第一年是试点,今年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区域,扩大规模,扩展到东北四省区,咱们吉林省是项目的核心区,2015年有两个比较适合机收的品种,今年我们还打算用不同的机型去收这两个品种,在考察一下机械作业的效果,未来我们从籽粒品种这个角度对机械性能有什么要求,提出一些新的改进的方案。

  九台刘贺农机合作社刘贺介绍,去年,他买了两台大型籽粒收割机,考虑到种粮成本,老百姓现在非常认可机收。今年示范区初步测算,每公顷籽粒机收玉米比果穗机收可节本增效1500元,这对于农民来说是笔不少的收入:

  现在我们合作社通过引进这两台大型籽粒机收啊,作业来看,籽粒机收这块它对比下棒机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糟损,减少霉变,然后这个秸秆再进行打包利用。玉米下棒呢拉到家,拉到家我们再脱粒,脱粒还有5分钱的脱粒费,这我们都节省了,折合到每公顷大概是节省1500块钱左右的费用,这也是对农民增加收入是笔不少的收入。

  东北是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也是核心区域,吉林省公主岭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探索籽粒机收将对将对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辐射推广新模式意义重大。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

  过去我们玉米是人工点播、人工掰棒,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土地集中经营,劳动力缺乏,机械变得很重要,所以它(籽粒机收)对我们下一步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的增产增收意义非常重大。应该说吉林的步子很快,我们相信吉林省玉米大省,吉林现在在我们玉米的机收方面应该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编辑:薄佳宁  
 
版权所有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广播网 电话:网站 0431-85815222.85815208 传真:0431-85815210
E-mai:info@jlradio.cn 地址:长春市彩宇大街118号 卫星路2066号 邮编:130033
Copyright ® 2008-2009 jlradi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900425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008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