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省将继续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价格也从2015年的每斤1.12元降到1元。如今春耕在即,面对玉米的掉价,乾安县农民心里都在琢磨今年玉米怎么种,不种玉米种点啥?请听吉林乡村广播记者李琳的报道:
“种地并不意味着就是种粮,种粮也并不意味着就是种玉米。”
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老庄稼“把式”赵树才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2009年他开始大面积承包土地,从最初的4垧地到去年的10垧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前几年他一直都单一种植籽粒玉米,每年收入也都近5万元。随着玉米收购价和市场价的下滑,种粮大户赵树才准备今年改种杂粮杂豆:”这个玉米降价了,我这地一包就是三年的,今年是最后一年,玉米价掉了,地的租金还是没掉价时候的七千,这时就得调整一下种植作物,我打算改种杂豆,因为我觉得杂粮价格这两年不错。”
像赵树才这样调整种植结构的农户在乾安县还有很多。2017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在2016年的基础上调减332.6万亩,同时增加水稻、大豆、谷子、绿豆等种植面积。面对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农民们开始根据自家土壤特点改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乾安县农民冯军家里的2垧盐碱地今年打算改种葵花。冯军:“我想把葵花扩大一下。葵花还算行,肯定是比玉米强,玉米现在价格掉成这个样子,一垧地少收入五六千块钱吧,种啥我们得研究,玉米现在我们肯定的减少面积。”
玉米价格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渐恢复到市场价格,这也让农民更多地开始关注农副产品的价格及国家政策方面的知识。农民房建东:“没啥事我在家上上网,看看农副产品这块学习学习,调整调整结构看看种点啥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农民们都能冷静积极地面对,积极地谋划农业的增产增收,相信今年秋天,有谋划的农民必将迎来收获的喜悦。